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6-14 15:21

浅谈网络影评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网络影评是伴随着电子媒介和数字技术诞生的,呈现出鲜明的数据化倾向,比如电影评分、打星、榜单等。
  网络评分因其便捷、高效,成为大部分观众评价电影的首选方式,也是电影口碑最直观的体现,评分高低直接影响到大众的观影取向和消费选择。与文字、视频 相比,大数据搜集、统计的评分信息可以让我们对观众的观影体验,审美趣味、情感态度一目了然。比如烂番茄、豆瓣等公开评分。视频网站、电影门户网站等的后台会根据观众的评分、打星和消费行为来推断用户的审美趣味和消费需求,从而为洪湖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引导。还有一些猫眼电影、百度糯米、淘票票等平台,则利用大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能力,将线上的口碑评价、信息分享与线下的消费、购买行为直接关联。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摆脱时间、空间限制的虚拟社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自由选择、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圈,从而形成自己的新的身份认同。趣味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建构着个人的文化身份,给《三块广告牌》和《猛虫过江》打高分的观众群体自是不同的,偏好文艺范儿的小资和喜欢看热闹的屌丝,显然不是一个审美区间。观众可以通过评分、打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寻找各自的趣味和认同归属。
  当下电影评分、打星受到网络用户青睐的同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撰写深度影评的观众越来越少,以豆瓣为例,在豆瓣上有很多短评,少则一行,多则三行,多为吐槽、感悟和印象,至于深度影评,都不到评分人数的十分之一。数量化的网络影评将观众丰富的观影体验简化为抽象的数字,是的电影评价行为日益碎片化和零散化。它为我们提供了态度、结果和取向,却无法展示电影文本内部的深层结构和丰富含义,也无从呈现观众复杂的审美体验过程。
  网络评分已成为观影的重要参考和指南,为争取影院排片率、打压竞争对手,一些电影营销公司利用电影评分漏洞,雇佣大量成本低、见效快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为金主宣传造势,并恶意差评、诽谤诋毁竞争对手,形成一股扰乱视听的“网络黑水”,严重破坏了电影批判的伦理失范和生态。比如 2016 年,《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等国产电影上映后,遭到豆瓣网大规模的恶意刷低分,甚至伴随着低俗的人身攻击。2017 年,《缝纫机乐队》导演大鹏公开 指责影评人“二月鸟语”没看电影就打出一分评价,要求删帖。针对此类任意操控、篡改电影评分的恶性营销事件电影网站应该考虑改进电影评分算法机制,对评分用户进行自制审核,将用户的评分漏洞、评分公允度和信誉度纳入考量范围,规避评分漏洞,恶意刷分。
  根据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群体意见的裹挟下,个人往往会受到诱导和暗示,继而认同附和主流观点,对于网络评分而言,最初对电影评价的观众的打分会无形中成为基数和标准,对后续的参与评分的观众形成一种心理暗示。电影评分总体特点就是“普通”和“平均”,也就是说,电影网站评分最终彰显的是平均主义的审美观念,这种评分机制极易将群体、大众的观点凌驾于个人选择的独特性之上,以均质化审美湮没、取代差异性审美。
  时至今日,网络影评早已势不可挡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方式参与着与当下电影的内容、形式和制作等直接相关的各种讨论,它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融媒体与技术的结合已成为一种潮流,也充分说明了人们已越来越倾向于从不同层面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影评的出现,将影评话语权不断推向平民化走向,多元影评方式的层出不穷,使得我国的电影批评在一方面变得五花八门、精彩纷呈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相当一部分有失公允、缺乏客观批判精神的“噪音”,甚至丢失了批判应有之精神向度,而陷入到了被资本“绑架”的困境之中。网络所构建的究竟应该是何种公共话语空间?网络影评的大众化、通俗化本身所出现的正负两极之倾向,以及在融媒体格局下,它将何去何从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理当作出回应的课题。
  毫无疑问,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共享和数据爆炸,使得大众文化在中国也潜移默化地成为积极参与和影响社会发生变革的重要诱因。
  如今,各种不同媒体的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和渗透,又促使人们的观赏、谈吐、阅读、消费和娱乐习惯,都自觉不自觉地打上了大众文化的烙印。以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的影视批评就是近年来大众文化在影评层面崛起的表征,它们从各个不同层面,有意无意地共同打造了一个相对独立、开放、自由和无所不包的文化空间,其自身特性和所表现的价值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一般大众欣赏品味和价值取向的体现。
  纵观电影史的发展,影评在其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为电影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之作用。如法国的电影“新浪潮”便是以安德烈·巴赞的精神为主导,以《电影手册》为阵地,吸收了如让 ·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等一批影评人对电影作品中的批评和议论,影响了一批“新浪潮”电影的创作,进而引起欧洲现代主义电影的兴起。在 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的电影文化土地上,也曾有不少影评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从鞭策和监督的角度助力了当年电影的勃兴,如尘无这样至死遵循“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写作准则的电影评论者,他的每一篇充满真知灼见的影评,都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那个年代电影人的创作。
  不过,直至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我国影评工作者基本上都还是由专业人士,或有一定理论基础、写作能力的电影爱好者所构成,他们的言论基本上体现着传统知识分子的审美兴趣和对影片的理解与要求,同时也往往传递着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意志或社会意识的一个侧面的反映。
  融媒体格局下的今天,艺术批评与艺术作品一样越来越带有一定的游戏色彩,成为自我张扬的一种发泄渠道。电影也越来越朝着大众艺术的审美属性、大众文化的需求转向,当大众化如潮水般涌来,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批评的领域 后,传统电影批评的方式和基本规则不可避免地会日趋边缘化,甚至面临失语的危机。加之新媒体技术的冲击和资本的疯狂渗透,传统影评也渐渐暴露出了自身的诸多问题。首先是传统影评自身话语权威的丧失以及公信力的下降。
  一直以来有些传统影评人“俯瞰众生”“耳提面命”式的说教式评论,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套路。但在今天,这种模式化的影评会显得十分不讨好。同时,“红包影评”“人情影评”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也极大地削弱了传统影评的本身的话语威信力。一篇名为《中国电影需不需要影评人》的文章曾对传统影评的失范和失信等弊端发出攻击,说道:“枪稿、红包稿、人情稿,你是否觉得中国的影评‘交口’到泛滥的地步?坏品位、做宣传、博口碑,你是否会认为中国的影评人已经处于变质的地步?从超级影迷到电影论坛活跃分子、从为自己热爱的影片泼墨到开始拿片商的红包码字,从笔名的唯一性到同时拥有几个‘马甲’,影评人这三个字,在业内已经接近贬义词。”[1]
  其次是纸质媒体的刊发周期必然导致以其为依托的传统影评存在一定的信息滞后性。以往的影评大多见于期刊杂志、相关报纸版面,甚至是学科著作中,相对耗时较长的刊印、发行、出版周期导致其所表达的内容常常无法及时地反映当下热门电影的观后评价。况且纸质媒体在新型的融媒体的冲击下已经处在没落的边缘,很多杂志报纸都需要靠单位的集体订阅或者式销售才能卖出,在这种媒介上发表动辄上万字的长篇大论,配合佶屈聱牙的专业词汇、难懂的哲学思辨、“鲜为人知”的引经据典,自然会把相当多的普通观众拒之门外,而成为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大众既看不到,也不会去看,这就使传统影评成了作者孤芳自赏的一件摆设,往往起不到“评”的作用,更谈不上产生影响力。
  如今,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对电影的评头论足也成为了普通大众进入讨共社会话题的方便之门。然而我们知道,电影自诞生之初就不专属于所谓的高阶级精英,它自诞生起始终和民间、大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借由网络技术所营造的新语言环境场域,将一度被文化精英独占的影视批评权重 新夺回到大众手中,这似乎是一种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历史发展至今的必然态势。在我国,目前比较公认网络影评出现在千禧年到来的前几年。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开始为大众所知晓的年代,社会的诸多领域都出现了互联网“版本”的雏形。而1998 年 12 月“后窗看电影”论坛、“电影夜航船”“新浪影行天下”“雅虎电影论坛”“网易影视论坛”等电影网络论坛的先后出现,标志着影评也踏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至 2002 年开始,博客类影评在中国的发展可谓迅速,大量传统意义上的影评人逐渐开始转移自己的“战场”,通过自己的博客发出自己的声音。新浪微博以其发布快速、编辑便捷且文字体量小(通常少于 140 字)等优势而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在 SNS 社交网站、腾讯等各种聊天软件上也出现了类似微博的“记录”“状态”“说说”等发声平台。
  直至今日,影评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乃至购物 APP 的评论区,都变成了网络影评的生产和接受方式。越来越多的电影发烧友、广大普通观众在自己的博客、微博,在刚购买完电影票的 APP 评论栏,在名家影评博客、权威电影资讯网站的讨论区中撰写着自己的影评,随性随时、不加设防地对所观赏之电影发表自己的“高见”。
  到了今天,许多专家学者也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在网络上以极快的速度即时地播发着自己的见解、看法、观点,于是,网上影评也就分出了层次,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越来越具有可看性。网评的质量也有了极大提升,知识精英的平民化话语和积极参与网评,将融媒体推向成熟,且成了一道道独特的评议风景。
  网络影评受到大众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是由网络独特的性质决定的。它的自由开放性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式传播,给大众提供了自由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利用任何网络客户终端,都可以通过电影论坛、微博状态、评论板块,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本身或者他人的影评发表任意形式的评说。正如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到的,网络使得传统的“推传播”转型成为当今的“拉传播”,大众从原本接受推送信息的单纯接受者转为可以主动提拉出自己所需信息并发表言论的发布者。
  其次,网络所具有的互动性又助推了这种“拉传播”的几何级增长。在电影网站、博客微信、影迷论坛中,大量的跟帖与评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直抒胸臆的表达,民间烟火气息明显的口吻随处可见,甚至有“弹幕”这种通过发表评论来与视频内容产生互动的评论模式,可谓将网络的互动特性发挥到了极致。这些“冲动之语”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煽动性,往往不经太多思考而“脱口而出”,因此难免会挟杂着不良信息、“引战”乃至“拉客”的现象。
  原本仅只是对电影本身的评论便可能成为一种天马行空且用途广泛的自由言说。很多明显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借机发泄较之以往一本正经的说教,也许更可以与大众(观影人群的绝大多数)产生共鸣。大众之所以倾向于网络,还在于网络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便捷,网络云科技可以储存天文数字级别的信息量,为用户的即时上传、下载以及精确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即时的信息发布、灵动的点对点互动契合了当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根据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至 2018 年 12 月,中国网民总体规模达到 8.2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 59.6%。网络正在成为中国大众的新选择,这就必然导致传统评论家式的影评慢慢走下“神坛”后,对如何引导、规范网络影评有了新的和迫切的要求。
  不久前,网络影评还可看作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这类影评多见一些即时的感情发泄和情感倾诉。
  由于文本生产主体和生产诉求的随机性,所以文本语言大多带有较明显的生活烟火味,随意性较强。得益于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参与影评的广大网民“为所欲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权力,其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个性色彩浓烈的自我表达,以及体现着智慧光芒的调侃与褒贬。
  然而,影评的写作是存在门槛的,它要求写作者要有高于常人的艺术嗅觉和艺术感受力,拥有学理性的思维,同时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以来传达对电影作品的相对准确的阐述、认知、思考和评判。比如要理解《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需要评论者大致了解性别争议和同性群体争取权利的历程,要看懂《被解救的姜戈》《林肯》背后的人性挣扎,则需要对美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等。倘若以此标准来重新审视今天网络影评,及格者则可谓罕见了。
  尤其是以一些“一句话影评”“微评”“酷评”为代表的短评,虽然有时能起到一语中的的效果,但更多时候却是一些没什么内涵和意义的流俗文字,甚至包括一些为骂而骂的“恶评”。翻阅“豆瓣网”的“一句话影评”,我们就会看到为数众多的没有表达任何观点的“影评”,说好说坏似乎不需什么依据和解释,有些完全是信口开河,任性而为。网络影评因部分网民的滥用而导致自身的严肃性、学理性被消解,以至有学者指出这类评论能不能算是网络影评,本身也值得讨论。
  由于进入网络世界几乎没有任何的文化门槛,在影评领域,发生群体素质的良莠不齐自然无法避免。“影评话语权的转移还扩大了电影文化消费的外延,使其不仅集中于影片观赏一端,也将各种影片观赏以外的言说、包括针对电影作品和电影人的议论、八卦、、谩骂,统统纳入电影消费的环节。
  电影和批评也不再像传统影评那样明确指向某部具体的作品、某些实在的现象,而演变成一场投射着言说者各自文化诉求,寻求心理宣泄的线]网络暴力在网络影评中此起彼伏,从电影本身骂到电影导演、主要演员,再骂到电影行业,甚至引申至对整个文化领域的“质疑”,而这些声音的发出者有些甚至并未仔细观看过其谩骂的对象作品,为了骂而骂的“网络喷子”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似乎对于国产电影来说,咒骂总是比赞美更保险,更不会被回帖的人瞧不起[3]。
  [4]。“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的评论本身是值得提倡的,然而当影评脱离了电影,脱离了评论者最起码的理性和责任担当,那么此时之影评已不再是影评,而仅为一种市井小民的街头叫骂。
  从起初 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构建影视平台,力图将电影、电视、IPTV和手机打通,到现在 Bilibili、爱奇艺等一系列带有弹幕实时评能的视频网站,影视行业已经不再可以“自顾自”发展,而是“不得不”与互联网寻求共存。早在 2014 年第 17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博纳影业董事长于东就对未来的影视发展格局作出了预测:“未来,电影公司就是为 BAT 打工......未来电影公司的发展,就是满足 BAT 三家的需求,BAT 要什么就干什么。
  随着电影产业模式的变迁和市场化趋势的日益深入,网络影评的炮制和传播也已日渐成为电影宣发环节的必备一环,电影的操盘手和制作者,导演、编剧等都已清晰地嗅到了在网络媒体上有意为之或无意插柳的评论、讨论、推介乃至反向抨击有可能给自家电影带来巨大的流量和票房利益,也看到了普通大众与网络影评的“无缝对接”,于是纷纷对其展开研究,并迅速培养起服务于自身商业目的的“”。
  在庞杂的电影产业中,被认为已经脱离了“红包影评”窠臼的网络影评可以说又重新受到了资本和利益的操控,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电影产业市场规则的一部分,刻意制造话题、故意引发争议、人为地维持电影相关事件等都成了吸引票房的手段,导演、编剧和演员们本身就是微博大 V,或者坐拥平台资源,电影上线前的路演也变成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更可怕的是那些“不明的围观群众”,他们的盲从、跟风与反权威、标新立异的追求,使自己无形中也“被水军”了,或在“娱乐至死”的文化工业中逐渐丧失了作为个体的独立的品性。
  网络影评造就“现象级”电影的故事已经在近些年被证明了一遍又一遍。2014 年上映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便是从网络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和衍生 出来的。从 2009 年由“优酷”出品的微电影《老男孩》所积累的口碑,以及超过 8000 万的粉丝基础,到电影宣传曲《小苹果》走红所收获的来自各地广场舞大妈、快闪族,明星李小璐、李艾、柳岩等超过百条的网友改编视频,再到上映前后在诸如优酷网所推出的《王牌碟中谍》《优酷全明星》《星映话》等各种网络视频平台频繁露面,使得电影的所谓“现象级”最终助推了社会“现象级”景观的诞生。
  2018 年上映的《邪不压正》和 2019 年上映的《疯狂外星人》等一系列影片的优异票房,从某种角度讲,也可看作是网络影评助力的结果。微博、微信、豆瓣、IMDB 等平台对当下大多数电影的前期宣发和中后期引流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微博大 V 的引导力、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效应、知名影人的平台推介,再加上各公众号的病毒式传播以及话题制造,往往能通过全媒体矩阵式发力的风暴来营造出某部影片已风靡一时的假象。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