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5-31 19:41

你真的了解影视评论吗?

  影视作品评论是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以笔试文章写作的形式出现,当场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休息15分钟左右(考生不准离场,此期间监考老师发放答题纸),要求考生在90分钟内写1500字左右的影视作品评论。
  影视作品评论是以影视作品鉴赏为基础,根据某种思想原则和审美标准,对具体的影视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评价的一种艺术研究活动。
  影视作品评论属于鉴赏者对影视艺术作品的特定心理反应和审美反馈,以具体的影视作品作为研究(评论)对象,由评论者依据自己的评论标准、审美感受、审美判断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的评美析丑、褒优贬劣,并探索和揭示其创作的成败得失的规律。
  影视评论是连接影视鉴赏者和影视创作者的桥梁,是促进影视创作的助长剂和培养影视理论之花的沃土。
  影视作品评论的概念已在第一部分提及到,它既有一般文艺评论的共性,又带有考生自己作为银幕艺术评论的独特性。影视作品评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
  影视作品评论也可以说是揭示影视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的科学。影视评论的主要对象是影视作品,而其操作的具体形态应是“评论”,既然是一种评论,就应符合“评论”写作的一般规定的要求,即从直接的现实目的出发,按照评论对象自身的形态、性质、特点,并依据其所属范畴的客观规律,对它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评价。影视评论以“评”为中心,“论”是为“评”服务的。
  影视鉴赏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鉴赏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接触影视作品,便产生了审美感知,然后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使审美情感理解得到一定的认识,最后再经过审美综合活动获得审美的判断和评价,最终得到影视鉴赏的完成形态。
  影视作品评论也像其他文艺评论一样,有一定的操作原则。对于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考生来说掌握评论的原则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对考生来说,就是从评论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考生在进行影视作品评论时要注意从艺术形象入手,以影视作品为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生必须通过具体的影视作品鉴赏,完整地感受艺术形象、分析艺术形象,进而对影视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评价,严格地以影视作品为依据,从影视作品所提供的事实出发。考生要根据影视作品事实做出具体的审美判断,正确地引导读者。
  在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考试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许多考生苦恼于不知如何去写影视评论,他们在观赏完影片后,不知该写什么和怎样写。影视评论的写作过程,实质上就是调动考生的各种相关知识、生活经验和理论修养,对影视作品进行评析的文字化表达的过程,在这里,我们简略归纳出以下几个写作要领:
  影视作品评论是以影视作品观赏为基础的,考生的观赏感受通常是影视作品评论选择立意的依据。评论对象的选择既是一定评论策略和技巧的体现,也是影视评论写作的要领之一。
  考生应该抓住影视作品的特点,也就是抓住其有别于其他作品的创新之点、独特之处加以评论,在抓住影视作品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找准作品评论的角度。
  其一,考生必须慎重地比照评论对象、评论内容、评论角度和评论意图,与一定的文体类型的特点、功能、优长等方面的关系,准确地找出二者之间的契合点。
  其二,考生必须细致地比照自身的学识、才情、写作经验等,与一定的影视评论的文体类型的特性、规律、写作要求等方面的关系,准确地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
  考生只有根据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动机与效果高度契合的原则,才能确定好合适的文体类型。构思谋篇是评论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具体地决定评论写什么内容,提什么观点,是否设分观点.设几个分观点,用哪些原理、哪些材料去论证、怎样论证,开头、结尾、过渡段落安排等。
  考生要使影视评论方法运用恰当,并产生积极的效果,就必须了解特定的评论对象和文体形式对评论方法的制约,了解各种评论方法的效能和局限,运用优美的文笔展示自己的才华,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考虑到艺术高考影视编导考生可能缺乏对一些基本电影理论知识的了解,即电影本性、电影观念、电影美学、电影理论、电影技术、电影技巧等,而出现不知如何下手去写影视评论的特殊性,我们将对电影的评论角度做一个全面的、精深的讲解。
  主题亦指影片的主旨。考生在进行影视作品主题的评论时,需注意,一部影片,特别是比较优秀的影片,通常并不是只有一个主题,有时会有一个、两个或更多的副主题,或者影片的主题或副主题比较朦胧,一时难以辨清,这都是正常的。从影片的某一个副主题入手进行评论,同样是重要的。此外,影片有时还会表现出一些虽未形成主题、副主题,但也富有意义和特点的思想内涵或意境,同样应给予重视,可以加以评论。
  影片中的人物通常是考生评论的重点,一部影片人物的塑造是否具有特色,是影片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影片中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有时不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也具有突出特点,值得评论。
  对于人物的评论,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人物形象的评论,这是最为通常的评论角度,主要是对人物的一般特点和形象特色予以评价;二是对人物性格的评论,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知,进一步洞察促物形象形成的性格特点,这是在人物形象基点上的深化;三是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这是在人物性格分析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人物的心理状态属于人物的精神层面,是人物形成性格特点的基本动因,而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又离不开对性格和基本形象的把握,这三个层次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结构与情节紧紧相连,结构是构架和营造情节的方式和方法。电影的结构是复杂的,就其结构特点来说,有的影片表现为平铺直叙的结构特点,有的则表现为两个或更多情节平行发展的特点,有的还体现为倒叙的或插叙的结构特点;在其结构的风格样式上,有的采用戏剧式结构,即特别重视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矛盾冲突的营造与发展;有的采取小说式结构,即强调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按照其内在的规律自然发展,并不刻意渲染和激化矛盾;有的采取散文式结构,即有意淡化故事表层的冲突,更为重视潜隐在人物心理深层的矛盾,在其表层呈现出富有散文化或者诗意化的特色。
  在一部影视作品中,情节是故事发展的轨迹,在情节的延宕中,交织着各种矛盾冲突,以及众多人物的喜怒哀乐,命运遭际。在情节的发展轨迹中,通常表现为起始、发展、、结束等环节,正如中国传统戏曲理论所强调的起、承、转、合那样,演绎着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由于电影意在表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情节的构织又常常呈现出反复的状况,即出现主要情节与多个次要情节,这些情节有时呈现为平行的状态,有时则呈现出反复交错延展的情形。
  影视作品中的细节表现为在情节的运行中一些于瞬间出现的人物的表情、动作或人与人的交流。细节在影片中经常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细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强化影片的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启示。
  语言指影片中人物的话语,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与戏剧比较,电影更接近于生活真实,因而其人物语言更趋于生活化。但即使是生活化的语言,也是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富有艺术化的语言。电影特别注重人物语言的性格化,通过对于人物语言的表现,可以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可以通过对于普通的生活化语言的表现,透视出哲理化的意蕴。
  电影中的声音包括电影音乐和音响。电影音乐是影片重要的展现手段之一,也是影片评论的重要方面之一。电影音乐一般又可分为主题歌、插曲和背景音乐,以表现音乐为主旨的影片更是将音乐的作用置于首要的位置。人们对于电影音乐的评论,特别关注电影音乐的基本特色与风格,以及与影片主旨、人物情感的关系。优秀的电影音乐通常可以对深化主题、塑造人物起到突出的作用。
  影片的镜头与画面属于导演、摄影及美工等集体创造的艺术结晶,是电影中最为基本的艺术形式,它体现着导演的意图。电影的镜头与电影画面具有密切的关系。电影镜头可以相应的分为远景、全景、中景和特写,表现为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和程度。不同景别的镜头,意味着叙述方式的不同,以及对画面的结构方式,对空间造型内涵表现的差异。人们对镜头与画面的评论,可以通过对摄制者在叙述方式及画面构成上的艺术探索,进而昭显。
  这些同样属于集体的创造,也是导演创作思想的体现。色彩与光影的表现,在影片中至关重要,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光影的艺术,而色彩又是对于客体世界的还原,它与电影的美术构想有密切关系,通过灯光师、美工师、摄影师等人的共同努力完成。色彩与光影不仅是展示客体世界及大自然风貌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常常与人们的情感表现密切相关,因而人们对于影片中色彩与光影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整体风格与影调等课题。
  这些通常属于电影美术的范畴。造型包括人物造型与其他景物的造型;服饰特指人物的服饰;置景是对于电影摄制所需要的景况的设置。人们从事电影评论也十分关注这些方面的特色,它对于电影整体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人物生活环境的营造以及氛围的渲染,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影视评论的角度还有许多,如场景、空间、机位、影调、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等,在这里,我们只针对于一般情况,且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考生容易接受的几个角度进行论证,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掌握的情况,任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评论即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有针对性。好的题目对文章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你想评论影片的角度在题目中就要给考官以提示。题目要注意新颖、独特,这是吸引考官的第一步。在文章收尾时要注意扣题,不要突兀生硬,急于结尾,而需要过渡和铺垫。
  层次不在于分出一、二、三、四,而是在于评论前就要事先想好评论内容的先后、深浅。考生在进行影视作品评论的写作过程中,逻辑层次要在内容上体现,而并非体现在词汇上。行文过渡要自然,尽量不要落入常规理念的窠臼中。
  影视作品评论过程中切忌自相矛盾,如文章前面说“线索清晰”,而后面却说“结构不清晰”;前面说影片如何精彩好看,突然又说“瑕不掩瑜”,挑出影片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和毛病,这样的评论只会让考官觉得考生的思路混乱、文不成章。
  影视作品评论的考试是论文写作,虽谈不上固定格式,但也要注意规范化。为了分清层次和便于考生写作和考官批阅,可以设立小标题,但小标题不要“各自为政”,要时刻注意所评论内容的逻辑关系和紧扣论点。
  考生切忌在影视作品评论中大篇幅叙述剧情,可以在文章中简要概括,并将其作为自己评论观点的论据。复述剧情主要是给没看过影片的人看的,它更有效的是做一种电影消费引导,而批阅考生试卷的考官们都已经看过影片,再对其复述故事情节无疑是多此一举。考官在影视作品评论考试科目中所期待的是考生对影片进行评论性分析。
  考生在对影片进行评论性分析时,重要的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对影片内容的评论来为此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据,而非开篇就以影片情节的概括切人。只对影片感性地评价其好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论,观点的渐次深人很重要,评论不必面面俱到,但要紧扣论述的论点,避免产生歧义和缺乏证据支持的观点。
  考生要注意在影视作品评论中不要出现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误用等简单性错误,影片分析考试也在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用词要尽量准确。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会影响考生自身素质的展示和文章准确、流畅的表达。另外,口语与书面语的使用要恰当,影片分析词不达意是考试之大忌。
  影视作品评论的语态也很重要。考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出于对作品的理解,在影片分析中,尽量少作道德评判,因为有些道德观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如果把握不好,不但立论易有偏颇,考试中还易失分。考生尽量可以着眼于艺术方面的评论、阐示,文采飞扬和质朴深沉都可以写出好影评,避免老气横秋和浮躁功利的语态。
  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应当严谨与完整,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紧密,合乎逻辑,其语言风格应主要是理性的语言,而不应是散文式、叙述式的语言风格。
  文风端正,影视作品评论应倡导健康的思想与审美倾向,坚守良好的文风,坚持科学的方法,以理服人。行文流畅,尽可能做到语句的流畅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其语言应做到准确、规范,富有个性。
  如果考生在掌握了以上这些影片分析基本的要素后,请不要忘记把自己真挚的和飞扬的文字灌注在对影片读解的文字间,这样可以使考官全面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